-
对于云南昭通初一女生在寝室被9名同学殴打的事件,首先应当表达对受害者及其家属的同情,对施暴者进行谴责。以下是我对这个事件的几点看法:
1. "校园安全":校园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场所,校园安全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。此类暴力事件的发生,暴露出校园安全管理的漏洞,需要引起学校、教育部门乃至全社会的重视。
2. "教育责任":学校作为学生的教育者,有责任营造一个和谐、安全的校园环境。此次事件中,学校能够及时处理并公开道歉,体现了学校对事件的重视和对学生权益的尊重。
3. "家庭教育":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。家长应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和引导,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,防止孩子走上歧途。
4. "法制教育":学校和教育部门应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,让学生了解法律知识,提高自我保护意识,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。
5. "心理健康教育":心理问题可能是导致此类事件发生的诱因之一。学校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,开展心理健康教育,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。
6. "社会关注":此类事件的发生,反映出社会对未成年人保护的关注不足。有关部门应加强对未成年人权益的保护,完善相关法律法规,为未成年人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。
总之,对于此类校园暴力事件,我们不能掉以轻心。学校、家庭、社会都应共同努力,为未成年人创造一个安全举报 -
惩恶才能扬善,有恶不惩,等同于纵恶行凶!
近日,云南昭通初一女生被9名同学殴打,回家后却只字未提。被打女生父亲从朋友发来的视频中才发现这一情况。
视频中粉衣女生被数人轮番推搡、打耳光、拳打脚踢,并威胁被打女生不要告诉老师和家长。
随后,校方发公开信道歉,称"我们没有引导教育好学生,使其作恶而不知羞耻。"
视频公布后才发的道歉信,真的感觉如同鸡肋。
最终的处理结果也仅仅如此:
校方请专职心理医生对被打孩子进行心理疏导;参与打人的学生则由家长及其监护人配合学校加强教育。
而对于打人学生的处罚也仅仅是加强教育。
有错不用被罚,当然还会不断犯错。
虽然这次学校承认了校方存在管教不严,疏于关怀等责任。但客观地讲,这些打人学生的家长也有不可推卸的家庭教育责任。
校园霸凌发生太多了,为什么屡禁不绝呢?
除了教育和监管责任。
关键还在于对犯错学生的处罚太轻,不能起到震慑作用。
未成年人保护法不应该保护未成年人的犯罪行为,我们的学校和社会还是对这种行为太过宽容了。以至于有些青少年犯罪的发生,就是因为当事人知道自己的年龄还小不会判刑。
打个不恰当的比喻,马戏团里的禽兽都能被治理的服服帖帖,为什么自诩万物之灵的人却不行呢?还是处罚力度不够。
打得痛才能记得牢。
惩恶才能扬善。
举报